青島日報/青報網訊 市級重點項目一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我市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項目帶投資,以投資促增長,以投資助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2014年,我市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00個,總投資5833億元,當年完成項目投資1560.3億元,超過年度計劃18%以上。
在200個重點項目中,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工業項目達到103個,完成投資567.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9.6%,強力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以中集冷鏈項目為例,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主要生產20英尺、40英尺標準冷藏集裝箱,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個年產標準冷藏箱7萬臺、特種冷藏箱2萬臺,產值過百億元,帶動就業1800人。
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服務業類項目達到74個,完成投資797.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5.9%,有力帶動服務產業發展。以天安數碼城項目為例,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建成后將引進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研發、銀行、法律中介等各類創新型科技企業1500家以上,預計實現當年銷售收入150億元,帶動就業1萬余人。
科研、醫療等社會事業項目共有6個,完成投資21.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0%。以西安交通大學青島研究院項目為例,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建成后將承擔1000余名各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學、實習任務,為青島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支撐。
產業園區項目有7個,完成投資66.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3.8%。以洋河汽車配件產業基地為例,項目總投資50億,建成后將引進汽車配件企業40家,吸引投資50億元,使汽車配件產業的總產值達到70億元,實現稅收3.5億元,帶動就業8000人,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汽車配件產業基地。
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二五”以來,我市累計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665個,涵蓋工業、服務業、基礎設施、交通能源、社會民生等領域。項目總投資1.1萬億元,當期竣工341個,完成投資5374億元,約占同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30%。其中,產業類重點項目607個,全部竣工投產后將新增營業收入約3000億元,新增就業約10萬人。“這些項目的實施,有力促進了我市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
責任編輯:王國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