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特別策劃 | 膠東五市為何要一體化?

    商周刊記者 孫夢

    在我國城市化持續、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群、經濟圈的發展速度也令人震驚。最明顯的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僅僅在三四十年時間里就形成了今天這樣城鎮密布、經濟發達繁榮的局面。

    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全國12大城市群占全國GDP的比重從70.56%上升至82.03%,而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占全國GDP的比重甚至超過40%。經濟圈、城市群正在重塑我國的經濟版圖,抓住城市群,就抓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

    今年年初,山東揭開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序幕。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山東省明確了青島都市圈構成主體和膠東五市實現一體化發展的路線圖;協商推進半島科創聯盟成立事宜;提出了構建山東“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通過舉辦膠東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密集動作的背后,是一場關乎構建山東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格局的變革。而只有解答出為什么要實現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這一問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場變革。

    01行政邏輯與市場邏輯

    海岱齊魯,重商的齊文化與重文的魯文化構成了底蘊深厚的膠東文化。

    數千年來,膠東五市的人們過著相同的節日,有著相同的風俗,甚至五市的方言里都充滿了熟悉的海蠣子味兒,這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地緣文化基礎。饅頭、鲅魚水餃、蛤蜊疙瘩湯……有著相同飲食習慣的膠東人,如今能否聚到一起共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盛舉呢?

    事實上,搞活膠東經濟圈的想法,膠東人并不陌生。

    從2000年前后提出的“海上山東”和“黃河三角洲開發”兩大跨世紀工程,到2008年“一體兩翼”的區域發展戰略,再到2017年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直至今日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對于膠東地區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充滿期待、寄予厚望。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去年發布了《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對我國12個大型城市群的一體化水平作出了評估,12個城市群占全國GDP的比重從70.56%上升至82.03%,所有城市群占全國經濟份額的比重都得到提升,經濟活動逐漸向城市群集中,而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經濟份額甚至超過全國的40%。2006年至2015年間,除了山東半島外,所有其他城市群內部經濟發展差距都在縮小。

    根據這份報告,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推動城市群發展是實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其二,雖然近年來膠東經濟圈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無論是在經濟體量還是經濟活力、營商環境上,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有觀點認為,膠東的交通網絡不發達,阻礙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進程;也有人說,山東人因循守舊、思想不夠解放,影響了山東半島的經濟發展。

    這些說法都不無道理,但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構建經濟圈、城市群有兩個底層邏輯:行政邏輯和市場邏輯。”青島市城市經濟學會會長雷仲敏認為,“在這兩種邏輯上,膠東經濟圈都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目前,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更多的是靠行政邏輯。”雷仲敏補充道,“行政邏輯非常重要,因為膠東一體化最大的障礙是在政府而不是在市場,特別是有一個重要背景:在過去膠東五市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是競爭大于合作。”

    在行政邏輯層面,推動經濟圈發展需要建設包括生態環境、交通、水利、通訊等,但其中最大的難點是,實現人的一體化。膠東經濟圈迄今沒有放開戶籍限制,雷仲敏道出了各市的隱憂,“一旦放開落戶限制,人才會不會都跑到五市中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

    實際上,在20年前長三角地區也有過類似的擔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人才會不會都涌向上海?后來的事實證明,這種擔憂是多余的,放開限制反而促進了長三角地區人才之間的交流。“很多上海人跑到周邊地區去提供智力服務,而周邊地區的人才也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價值和歸屬,這與很多人的預期恰恰相反?!?/p>

    另外,不僅僅是要推進人才、交通、生態環境的一體化,膠東經濟圈還要打破各種行政壁壘。例如,過去各級地方政府會有強制性限制市場主體的一些行為,比如限制外地的商品進入本地;再比如,市民出行能否實現五市一卡通;還有五市跨地區、跨部門的政務服務,能否實現就近能辦、異地可辦等。只有打破這些行政壁壘,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02產業協同,一體化的市場邏輯

    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與根基。實現經濟圈、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最大動力在于市場邏輯,而這一邏輯強調的是產業的協同與互補。

    以珠三角城市群為例。珠三角一體化帶動廣東由落后的農業大省發展成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大省,其經濟總量先后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盛廣耀曾評價,珠三角城市群已日臻成熟,各城市間的定位和分工也愈漸清晰,珠三角正在向世界級都市圈邁進。而雷仲敏也認為,珠三角是國內產業協同、分工做得最好的城市群,“廣州是商貿中心,深圳是科創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珠海和佛山是制造中心?!?/p>

    具體而言,廣州著力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務和管理水平,逐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貿流通中心和現代服務中心;香港利用區位優勢大力吸收和利用外資,與內地形成了廣泛的協作;深圳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珠海和佛山擁有數量眾多的制造業企業,是珠三角的制造業基地。目前,珠三角城市群擁有比較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城市之間有良好的優勢互補與功能互補,城市群形成了發展的合力。

    反觀膠東經濟圈,改革開放四十多年里,在以GDP為地方政府主要考核指標下,各地政府集中精力忙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工業。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濰坊幾乎全是臨港經濟,主要發展石化、冶金等產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膠東五市產業互補性弱,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

    “目前,在第一、二產業方面,膠東五市相關產業的互補性比較弱,在第三產業方面,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領域,青島和其他城市能夠形成一定的互補性與差異性?!崩字倜粽J為,為更好地實現與周邊城市的功能互補和產業分工,青島可以考慮定位為做膠東一體化現代服務業的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服務能級,為膠東地區提供現代服務業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服務。

    6月13日,膠東五市工業和信息化主要負責人在膠東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從產業層面探討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路徑與未來,并達成初步共識:推進產業鏈群一體化發展,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一體化,建設膠東經濟圈產業交流平臺,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共同建設數字半島。

    未來,如果沒有產業協同布局、錯位發展,膠東五市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虎口奪食,只能競相降低土地價格和稅收力度,這就勢必形成惡性競爭、惡性循環。膠東五市的命運息息相關、休戚與共,必須形成城市群的發展合力,共同拓展市場,以應對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

    03提升區域競爭力

    “在全國區域競爭大棋局中,山東已不那么耀眼,由昔日的別人追著跑變成了今日的追著別人跑?!?018年5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人民日報》刊文直指山東經濟存在的5大發展問題:發展質量不高、經濟總量差距擴大、區域優勢減弱、創新能力不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2019年,長三角城市群共有27座城市,GDP總量約為20.27萬億元,GDP突破萬億的城市共6座,包括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無錫、寧波;珠三角城市群,共有9座城市,其GDP總量共計8.69萬億元,GDP突破萬億的城市共3座,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膠東經濟圈五市2019年GDP總量為29996.37億元,GDP突破萬億的城市僅有青島。而據企查查相關數據,長三角城市群的上市企業數量為3900家,京津冀城市群上市企業數量有2090家,珠三角城市群是1829家,膠東經濟圈的上市企業數量345家。

    北有京津冀城市群虎視眈眈,西邊的中原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向南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GDP排名第三的經濟大省山東長期游離于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之外。直至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膠東經濟圈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與發展的核心。據統計,2019年,膠東經濟圈5市人口占全省的31.6%,生產總值占全省的42.2%(占黃河九省區的13%),對外貿易占全省的64%,利用外資占全省的67.3%,財政收入占全省的43.3%。要昂起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龍頭,必須首先發展好膠東經濟圈。

    青島科學與科研管理研究會理事長隋映輝教授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制定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戰略與規劃,構建系統性、一體化的戰略協調機制,推進經濟圈一體化的“五協同”,即戰略協同、機制協同、政策協同、規劃協同、利益協同。通過統一規劃和利益協調城市布局、創新資源、產業轉型和互補合作等重大項目安排,形成產業聯動,讓各個城市融合發展,使城市的創新功能重點突出、差別發展、協調配套,發揮獨到優勢,進一步增強區域一體化的創造力與競爭力。

    今天,中國的經濟版圖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大洗牌。城市單打獨斗的時代正在過去,城市群、經濟圈等抱團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在接下來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就要看膠東經濟圈在區域規劃、產業協同、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等方面的謀篇與布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