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7月16日,雙星集團混改正式簽約,青島城投董事長邢路正、啟迪控股常務副總裁趙東、西海岸融控董事長高樹軍、山東鑫誠恒業董事長王雷、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等分別代表股東和雙星集團簽字。青島市的主要領導和來自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戰投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社會各界給與了高度評價。消息發出后,青島雙星股票已連續兩個漲停板。
三家千億級企業成為雙星混改的股東
根據報道,本次雙星混改引入的戰投分別是啟迪科技城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鑫誠恒業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城投、啟迪控股、西海岸融控三家企業其總資產均超過1000億元,其中青島城投資產超過2400億元。
青島城投是青島4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之一,也是青島最大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旗下擁有金融、交通、實業、城建等多個板塊。近年來,青島城投始終把青島市重大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坐標,堅定不移地作城市戰略的推動者、實踐者。
啟迪科技城是啟迪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啟迪控股是一家源于清華,聚焦科技服務領域、資產過千億的科技投資控股集團,在全球已建400多個創新基地,覆蓋30多個國家100多個合作高校,擁有全球最大的科技創新服務網絡,是科技服務領域無可爭議的中國引領者和全球典范。
西海岸融控是青島西海岸新區深度踐行經略海洋國家戰略的發展平臺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重點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
三家資產超千億的公司將共同提供資源支持雙星發展。其中,青島城投戰略參與投資奇瑞汽車,并為奇瑞和北汽等汽車企業在青島落地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啟迪控股將雙星定位為啟迪在青島的總部平臺,將為雙星引入啟迪全球科技服務網絡與資源。同時,通過組建“雙星智庫”,將啟迪在云計算、大數據處理、工業互聯網集成以及智能裝備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和運作經驗賦能雙星,以傳統輪胎產業升級、新興產業注入、國際業務拓展為抓手,將雙星建設成為集群創新裝備制造基地、啟迪新興產業孵化基地和啟迪裝備制造共享平臺、中俄及中日合作平臺;西海岸融控在金融資本、戰略新興產業等方面有優勢資源,可以為雙星提供主機廠配套方面的資源支持。
讀懂雙星混改的內涵
綜合來看,雙星混改的內涵是以“四新”把雙星打造成為千億級規模的世界一流企業。
所謂“四新”是指“新戰略、新資源、新機制、新治理”。新戰略,混改后雙星將圍繞橡膠輪胎、人工智能及高端裝備、廢舊橡塑綠色循環利用三大產業,實施智慧生態、智慧輪胎、智能裝備、環保新材料的“三智一新”戰略;新資源,雙星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堅持戰略導向和問題導向,不僅要引入資金,更重要的是引入支持雙星實施新戰略、打造千億級企業的關鍵資源;新機制,引入戰投的同時,開展員工持股,建立起“國有體制、市場機制”的新模式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激勵機制;新治理,混改后將繼續以黨建為統領,以“混”和“改”為手段,以做強做優做大為目標,強化股東會、放權董事會、完善監事會,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雙星混改思路清晰、方向明確。作為青島第一家集團層面的混改企業,雙星為青島新一輪國企改革開了個好頭,為青島乃至山東國企混改樹立了樣板。
分析雙星發展的邏輯
分析雙星幾年來的發展和本次混改,其邏輯不僅在于創造價值,更重要在于創造潛能和釋放潛能。
雙星是一家具有99年歷史的老國有橡膠企業,2002年以前主要做鞋,曾創出中國鞋業歷史上第一個著名品牌,2002年和2005年分別收購了青島華青輪胎和湖北東風輪胎, 2008年鞋業從集團改制分離,雙星全面轉行到輪胎產業。由于這些被收購的輪胎企業技術、產品、工藝、設備落后,導致雙星長期在虧損邊緣徘徊。
2014年1月16日,雙星開啟了“二次創業,創輪胎世界名牌”新征程。五年來,雙星以“汗水型”轉向“智慧型”為主線,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機遇,關閉了所有老工廠,淘汰了90%以上的落后產能,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和國際領先的實驗室,搭建了“工業4.0”+“研發4.0”+“服務4.0”產業互聯網生態圈,培育了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和廢舊橡塑綠色循環利用三個新產業。“雙星輪胎”品牌由“即將被遺忘”到榮登“亞洲品牌500強”中國輪胎榜首。2018年,雙星抓住機遇,成功控股曾名列全球前十的韓國錦湖輪胎,一躍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輪胎企業。
2020年1月16日,雙星開啟了“三次創業、創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以混改為重要戰略支撐點,通過凝聚戰略投資者和股東所具有的支持雙星快速發展所需的關鍵資源,加速釋放“二次創業”智慧轉型所創造的潛能,盡快把雙星打造成為千億級規模的世界一流企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