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孫家屯村迎來一批特殊客人:中國書法家(青島)創作基地的書法家們。“讓藝術家們來村莊、進街巷、走田間、坐炕頭,與村兩委會干部和廣大村民密切接觸,通過加深友誼,傳承先進文化,激勵大家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致力創新,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這是我們孫家屯村進行的有益探索?!痹谝I書法家一行參觀村莊建設成果時,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畢鑫對筆者表示。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孫家屯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立足“實干、苦干、巧干”,持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鎮黨委領導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發奮作為,通過土地流轉等多種途徑努力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積極鼓勵村民通過務工、貿易、大棚種植、長短途運輸等增創可支配性收入,村莊發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與此同時,村莊注重引領村民向往、參與新的生活方式,施行的“人工分類+信息智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成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廣泛推廣的學習樣板。
據悉,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鎮政府先后投入資金77萬元在孫家屯村建設了200多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站1處,配備了智能化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和終端、調配不銹鋼戶用小型垃圾桶220個、垃圾運輸電動車等設備5臺。村里采取“4+1”分類模式,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和煤灰爐渣。每戶門口配備了3個功能箱一組的40L小型垃圾桶。通過落實設備和保潔員、管理員,村莊生活垃圾分類實現了智能化。經過持續推進,孫家屯村由昔日的“雨天滿街泥,晴天土飛揚,水坑村中立,雜草胡亂長”的舊模樣,出落成了如今的“花園式”新農村。人心思進,民風淳樸,社會和諧,向好向上的理念成為村干部和廣大村民的共識。
藝術家們在孫家屯村參觀村容村貌。
發展是硬道理。同樣一個村莊,為什么歷史上一直傳承的舊面貌,幾年的工夫就變了模樣?關鍵是村兩委班子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抓住了“發展”這個牛鼻子 ,致力發展,目標不移,初心不改,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好成果。我們要在村莊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先進文化的輸入,為村莊持續向好貢獻我們的力量?!敝袊鴷遥ㄇ鄭u)培訓創作基地胡敬斌主任參觀孫家屯相關文化設施后說。
楊成才(右)向畢鑫書記贈送書法作品。
“結合實際,科學發展,選準振興路子后,只有初心不改,砥礪前行,工作才會有希望,才會有成效。村莊經濟發展好了,要把文化興盛的步子邁起來,兩條腿并駕齊驅 ,這種發展的生機會更加勃發,動力會更大。”中國書法家(青島)創作培訓基地常務副主任宋慶澤向孫家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畢鑫贈送書法作品時說道:“文化是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今后,基地廣大會員將把更多的先進文化介紹、引入到村里來?!?/p>
宋慶澤(右)向畢鑫書記贈送書法作品。
當聽說孫家屯村始終秉持創新發展理念,振興路上不停步、不歇腳的事例后,中國書法家(青島)創作培訓基地副主任楊成才說:“創新是科學發展的基礎,是原生動力,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村莊都離不開創新,堅持好創新這個原則,我們才能趟出向好發展的新路徑來。”楊成才副主任向孫家屯村黨支部、村委會贈送了創作的書法作品:綠水青山,藏馬當先。
胡敬斌(右)向畢鑫書記贈送書法作品。
青島知名收藏家、紅色文化傳播有孫見東(右)代表中國書法家(青島)培訓基地副主任劉圣文,向畢鑫書記贈送其創作的書法作品。
同行的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吳文山在座談中對孫家屯村的嬗變表示敬佩和贊賞,他說:“孫家屯村是藏馬鎮眾多村莊的優秀代表,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廣大農村中的優秀代表,他們沿著自己選定的發展路子堅持一犁耕到頭,這種奮發作為的情懷是高尚的,精神是可敬的?!眳俏纳奖硎?,未來他會和大家一道,繼續關注孫家屯的發展振興,傳播、傳承先進文化,為村莊的輝煌未來貢獻力量。
中國書法家(青島)培訓基地副主任劉圣文托人帶來了專為孫家屯村“兩委會”創作的書法作品?;貎嚷摬恐魅?、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西海岸分會主席李同明等為孫家屯村未來發展紛紛建言獻策。
孫家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畢鑫代表村“兩委會”對藝術家們的到來表示感謝,熱忱歡迎藝術家進基層、進村莊,以獨特的方式助力村莊建設。在向大家詳細介紹村莊發展歷程后,他表示:“未來,要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精誠團結、致力向好,多出主意、多想辦法,團結帶領黨員、群眾砥礪向前,堅持發展理念不動搖,引進更多、更燦爛的先進文化,讓村莊建設得更具魅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