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好便利店內掛滿了“雙十二”支付寶消費優惠的招貼。
“您有支付寶嗎?用支付寶消費可享受9折優惠。”從12月1日起,凡在可好便利店消費結賬時均能聽到這句話。據了解,青島可好連鎖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好便利”)與支付寶全面合作,結賬時只需掃描個人支付寶賬號的條形碼便能完成支付。“使用支付寶消費,12月1日至12月11日享受9折優惠,12月12日全場5折優惠。”可好便利泉嶺路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青島另一家連鎖便利企業——青島友客便利連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客便利”)日前在藍海股權交易所掛牌,率先在青島走出“連鎖便利資本運營”的道路。“友客便利作為青島首批連鎖便利企業,日前在全市的店面已有200家之多,此次掛牌開創了青島連鎖便利市場的先河。”業內人士分析。
無論可好便利新消費平臺的探索,還是友客便利資本運營的嘗試,都折射出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的創新和升級。權威數據顯示,在去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排名中,青島位列13,今后幾年時間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本土連鎖便利市場的“鋪店圈地”階段已經基本度過,接下來將面臨業態細分和創新升級時期。
連鎖便利市場頻發“轉型”聲音
近期,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陸續傳出創新升級的“聲音”。從12月1日起,可好便利的“支付寶支付”受到很多消費者、尤其年輕人的喜愛。“從12月1日起,支付寶支付9折,12月12日當天5折優惠,實實在在讓人感受到實惠。”泉嶺路某公司白領孫女士告訴記者,并且支付寶消費可以免去找零的煩惱,更加方便了。
據了解,今年4、5月份,支付寶聯手上海全家等當地主流連鎖便利企業,試運營支付寶線下消費,7月份便與青島可好便利展開全面合作。可好便利由此成為山東首家聯姻支付寶消費的連鎖便利品牌。“隨著人們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新消費平臺受到人們的喜愛,連鎖便利行業誕生的根基就是更大程度提供方便消費,最應該及時更新消費形勢,順應大的消費趨勢。”可好便利行銷部王經理告訴記者,通過支付寶線下消費平臺的搭建,今年首次將“雙12”促銷陣地延伸至線下百貨零售終端,落地效果超過預期,普遍受到青島消費者的認可。“今后將逐漸形成‘線上雙十一、線下雙十二’消費格局,這也是阿里巴巴團隊的戰略布局。”
此外,12月3日上午,友客便利等5家島城優質企業在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再一次引起了業界對連鎖便利消費市場的關注。據了解,友客便利作為青島首批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企業之一,深受青島市民的喜愛,目前店鋪總數已達200余家。“今后,友客便利將通過股權、債券掛牌報價轉讓及私募融資等方式,為自身的轉型創新注入資本活力;同時,通過交易中心平臺,可與更多的法律、稅務、戰略規劃、管理咨詢、投資融資、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專業機構緊密合作,為自身的轉型創新尋找技術支撐。”業內人士分析。
本土連鎖便利企業創新動力強勁
某知情人士透露,自可好便利7月份與支付寶展開全面合作之后,友客便利也于上個月正式啟用支付寶線下消費。“兩大本土連鎖便利企業接連探索新型消費平臺的使用,可以看出他們轉型創新的力度和實力。”該知情人士介紹,與支付寶平臺進行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需要單獨開發一套軟件系統,這成本是很高的。“這一點至目前在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上,本土品牌要比外資品牌做得超前。”“創新舉措進行的先與后,主要取決于管理層的創新積極性。”業內人士分析,像可好便利,一直在探索新的消費形勢,自5月份發現支付寶在上海試運營線下支付后,便積極聯系,于7月份便開始在青島市場試運營。“作為山東省第一家探索支付寶線下支付的品牌,探索階段也很艱難,尤其讓消費者知道并喜歡這種消費形勢,但我們堅持住了。”可好便利行銷部王經理說。另據了解,可好便利自今年年初便把“微信支付平臺的建設”作為全年工作重點,目前正在順利進行中,預計不久后將會投入運營。此外,友客便利與資本運營的聯手,也會極大地為該品牌的轉型創新提速。“幾年前,提及連鎖便利店,給人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24小時營業,這也成為新時期連鎖便利店的共同賣點,之所以現在受青睞,根本原因在于滿足了人們24小時的消費需求,說白了就是方便。”業內人士分析,現在尤其在電商的沖擊下,人們的消費理念和形勢不斷發生著變化,只有不斷更新、轉型,才能讓消費者感覺更方便。“從這一點而言,本土的連鎖便利企業的創新動力是強勁的,可好便利、友客便利便是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轉型創新的一個縮影。”
未來3至5年島城市場預期向好
“未來3~5年,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的發展預期應該很好。”雖然與深圳、東莞、上海等城市相比,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起步較晚,但記者采訪中發現,業界人士對未來市場的發展普遍看好。
在今年舉行的便利店委員會年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該指數通過對26個大中型城市的便利店發展情況的四個重要指標的綜合分析,得出了這些城市的便利店指數排名,其中青島位于全國排名第13位。
根據該數據顯示,2013年青島連鎖便利店的增長率為28%,位居全國26個大中型城市第6位;飽和度排名第19名,每14500人擁有一家連鎖便利店。增長率很高、“ 飽和度偏低,由此數據可以看出未來青島連鎖便利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業內人士分析,近幾年,多家外資品牌接連搶食青島市場,也足以看出青島市場的發展潛力。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青島連鎖便利消費市場的起步晚,與青島的夜生活消費匱乏有很大關系,與北、 廣、上、 深等城市相比,青島的夜生活經濟不夠發達,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24小時便利消費”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青島連鎖便利店的發展程度和專業化程度不遜色于其他大中城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很多大中城市、哪怕消費水平高于青島的城市相比,無論選址的實力和能力、進店感受的專業化服務、產品陣容及陳設專業化程度、與商品品牌的活動配合力度等方面,青島的連鎖便利店較為先進。這也“能夠看出青島市場超前、創新發展的理念。”業內人士說。
看青島連鎖便利市場的“四步走”
記者在近期的采訪中發現,多個企業的發展歷程具有一些共性,他們經歷了或正在經歷大致類似的4個發展階段,映射出青島連鎖便利市場的4個發展階段。其中,可好便利的發展歷程較具代表性。
誕生:區別傳統“夫妻店”
18年前,好易得(可好便利前身)連鎖便利品牌誕生,它與傳統“夫妻店式”商鋪相比,給人煥然一新的視覺體驗。更規范的管理、更豐富的商品、更專業的服務、更放心的衛生、統一的著裝及購物體驗……
由此,連鎖便利店成為“時尚人兒”消費的地方。
專業:引導便利消費理念
當好易得的店鋪數量達到60家的時候,“好易得”品牌變身“可好”,因為決策層開始注重品牌塑造,他們認為簡單、直觀的品牌形象更有利于傳播和記憶。
經過經驗的積累,各連鎖便利店更加熟悉區域消費人群的消費重點,他們添加或調整商品組合,更加貼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連鎖便利店在管理、服務及流程規范上更加的專業了,24小時“白+黑”的消費理念開始被人理解、重視。
創新:融合其他消費業態
大致從2011年左右開始,連鎖便利店打破傳統百貨零售終端的業態組合,開始融合新的商業業態,如餐飲業態,尤其是快餐。
2011年,可好便利開始供應早餐;至2012年時,其涉及早、中、晚餐的整個快餐業態運作成熟,打造出全新的“快餐小站”,并注冊成功。這一舉措使得人們日常消費不可或缺的業態——餐飲,導入連鎖便利消費市場。
細分: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從2012年往后,具有代表性的連鎖便利品牌大都結束了“圈地鋪店”的快速擴張時期,開始細分、做精已有店鋪。為了提升便利服務質量,可好便利甚至主動縮減店鋪數量,由以前的120余家縮減至90多家,將重要精力放在已有店鋪品質升級方面。
同時,可好將旗下的“連鎖便利店”向“連鎖便利超市”轉變,根據每個店鋪所處區域消費人群的不同,大力度調整商品內容。如地處商務辦公區的店鋪更多的面對白領人群工作日的消費;地處居住密集區的店鋪則加大了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須品的數量等。
青島財經網/青島財經日報記者 張海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