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肖玲玲
7月13日,市南區“六穩”“六保”工作新聞發布會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舉行。會上,青島市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健重點介紹了今年以來市南區落實“六穩”“六?!比蝿盏墓ぷ髑闆r以及下一步采取的具體措施。
據介紹,今年以來,市南區緊扣“六穩”工作持續跟進,聚力“六?!比蝿展月鋵?穩基本、擴投資、保民生,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市南區將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非常之舉、非常之策全力攻山頭、炸碉堡,持續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守住保的底線
新增1000個幼兒園學位
堅定不移落實就業優先政策。與轄區高校共建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站,再建2家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擴大見習崗位規模,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推廣“共享員工”,建立靈活就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招聘、推介活動,全年新增就業5萬人,扶持創業1550人。創新“專窗接待、專線電話、專網服務”舉措,推進高層次人才服務個性化、精細化、專業化。對集體欠薪等違法行為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確保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兜牢?;久裆С龅拙€,用心辦好10件民生實事。持續推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寧夏路第二小學改擴建工程7月底完工,年底德縣路小學加固維修工程竣工、金門路小學重建工程完工、鎮江路小學重建工程完成主體三層施工。同時大家關注的隆德路小學、澳門路小學明年投入使用,隆德路小學現在已經正式移交,正在做后期的配置工作,明年9月份招生;澳門路小學年底主體完工,也是明年9月份開展招生工作。新增1080個小學學位和1000個幼兒園學位。新建更新健身器材600余件,建設6處多功能運動場及健身場所。將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成立困難群體“救急難”專項基金。建成6個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8月底前建成區疾控中心、區人民醫院核酸實驗室,提高核酸檢測速度,提升檢測能力。完成延吉路項目120戶回遷入住和中島組團、南京路民政局干休所周邊改造項目1400余戶選房定位,年底基本完成全區舊城改造項目居民回遷安置。改造老舊小區267棟82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工程182萬平方米。
堅定不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落實各項穩企政策,持續釋放減稅降費紅利,提高出口退稅效率。深入開展“進現場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充分發揮省、市、區委聯系服務企業工作隊聯動作用,針對企業反映問題逐一逐項研究解決,“頂格協調”幫助企業保經營、穩發展。打造全市通用手機版“一事全辦”申請平臺,新增市場主體1萬戶以上。幫助企業擴大融資規模,區內直接融資規模突破200億元。
堅定不移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強產業鏈招商,瞄準龍頭企業,通過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招商,放大產業優勢、擴大集聚效應,促進德龍鋼鐵區域總部等26個項目落地。加快飛地園區建設,加速產業集群構建與產業孵化,先期建設1平方公里的示范區,年底前完成5000萬元投資。引進宏程礦產等百億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企業,著力打造新消費平臺、大宗商品貿易平臺等10個專業性產商平臺。
筑牢穩的基礎
頂格推進中山路區域項目
打好穩金融的主動仗。積極爭取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等入駐,推動更多優質企業通過上市實現轉型升級,年內實現1家企業主板上市。
打好穩外貿的主動仗。重點引進隆裕能源等外貿新項目。推進成立國際商會青島分會,培育外貿新的增長點,實現進出口額9億美元的增量。
打好穩外資的主動仗。完善出臺利用外資政策,重點推進意才管理等項目落戶或增資擴股。加強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設立上合組織國家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創新基地,提高利用外資成效。
打好穩投資的主動仗。制定實施促進投資增長的政策措施,對社會投資給予獎勵。寧夏路89號等10個招拍掛項目落地,香港西路52號總部基地項目“拿地即開工”,海天中心、華潤大廈等項目主體竣工,紡療改造、世奧大廈等項目開工。推動軟件園5G園區、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增投資10億元以上,實現5G全區覆蓋。加強與郵輪母港的聯動,頂格推進中山路區域、青島灣、小港灣等3個百億元投資項目。10月前完成濟南路拓寬項目房屋征收、同步推進拓寬工作;青島灣廣場項目8月前啟動原國風大酒店、華聯商廈等談判工作,年底前確定規劃建設方案,開展招商工作;寧陽路片區、劈柴院二期、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等項目10月投入運營,黃島路片區、山西路片區改造啟動;小港灣項目年內開工。
保持進的態勢
培育10座稅收“億元樓”
緊盯指標數據,抓好經濟運行調度。落實穩增長責任制,建立定期調度通報機制,分類施策,責任到人。重點關注與數字經濟、不見面消費等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對沖疫情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推動形成新的增長點。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華夏基石(中國)企業總部基地8月投入使用,引進上市公司北方總部5家以上,全年新增區域總部企業30家,培育10座稅收“億元樓”。推進總投資404.7億元的9個涉海重點項目,引進1個以上投資過10億元的涉海服務業項目,培育1家營業收入過50億元的涉海企業。與中外運、中遠海運、中國銀行等合作構建航運服務業生態圈,支持格蘭德跨境貿易大數據、德龍鋼鐵冶金等平臺建設,促進航運貿易金融融合發展。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年內投入使用。依托軟件園、動漫園,搭建軟件信息企業與制造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培育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引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創新園”。加快引進工業互聯網上下游企業,打造文化旅游、建筑設計、高端航運等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著力提振消費,建設國際消費城市中心區。發揮重點商貿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中出服免稅店等項目。支持海信廣場牽頭對奧運商圈進行升級改造,建設世界級時尚商業地標。創新開展“云直播”等購物模式,發展“線上+線下”“商品+服務”“零售+體驗”等新興消費業態。加快“海優禾”智能生鮮柜進社區,規范發展“地攤經濟”。完善夜間經濟發展規劃,打造“夜品市南”“夜購市南”“夜游市南”“夜賞市南”“夜動市南”5個品牌,對大型廣場、經營場所建筑和門頭牌匾、居民住宅進行美化亮化,點亮市南夜空,支持企業和個人參與“夜經濟”建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