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7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企業家精神是“夕陽”變“朝陽”之魂》的記者手記。
“陶瓷這樣的傳統產業做好了,照樣可以挖出金礦?!痹诘?27屆廣交會“云開幕式”上,總理如是對一家陶瓷企業說。
“只有夕陽的企業,沒有夕陽的產業?!痹诜鹕?,無數的企業家一邊念叨著這句話,一邊在傳統制造業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每逢困境,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明,總會想起26年前在一場天災中的“瀕死體驗”。
1994年的何新明,剛當上鎮屬企業——東平陶瓷總廠的廠長兩個多月。尚未施展抱負,一場50年一遇的洪水突然而至,水深一米半,工廠遭遇滅頂之災。
“這場洪水來勢兇猛,工廠所處地勢又非常低,根本來不及搶救,只能眼睜睜看著廠子被滔滔洪水淹掉,那種景象到現在都還刻骨銘心。廠里到處都是水,重油漂浮在水上,工具也漂在水上面。”何新明回憶說,“工廠被水淹了之后,我們不忍離去,仍然守著這個廠,通過屋頂爬到辦公室里面,繼續留守了3天2夜?!?/p>
洪水退去,東平廠變成一片廢墟:整個油庫都泡起來了,窯爐也泡到不能使用。重建生產線需要一大筆資金,但當時缺乏資金,政府也不愿再投資。這種“毀滅性打擊”,讓何新明痛不欲生。
雖然何新明還希望恢復生產,但經過評估,地方政府認為工廠已經無法恢復生產,決定將工廠關停。工廠沒了,很多人選擇了離開。
何新明也面臨著人生抉擇:是留下來繼續奮斗?還是離開重新找工作?他選擇了前者?!拔疫x擇了堅持,我覺得不能就這樣散了,不能退縮,要重新站起來,尋找機會,是金子肯定會發光的?!焙涡旅髡f。
何新明說服了100多名愿意留下來的技術骨干和老員工,退回到一個沒有被水沖垮的小車間,將報廢設備都拆了,能賣的都賣掉,努力爭取新的發展機會。
此后,為尋找新廠房,何新明四處奔波、協商,前后差不多花費一年時間,終于租借到一個新場地。他上馬兩條窯,并對舊設備升級改造,這個小廠很快創造了效益,逐漸恢復了生機。
這場天災的“瀕死體驗”,讓何新明接受了人生的最大一次考驗,不僅為企業的性格鑄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他的思維模式。
“其一,這場洪水讓我變得更加堅強,也給了我人生最大的啟發,就是凡事必須靠自己,不能靠天靠地靠人家的施舍。其二,依靠產業繁榮的運勢而獲得的快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一旦運勢逆轉,企業就會無可避免地以更快的速度衰退。企業需要建立一些當洪水退去仍然熠熠生輝的資產。我們重新調整了企業的目標排序,保持永續的競爭力代替了增長,成為企業的首要目標。這也是后來東鵬得以穩健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p>
幾十年來,何新明心無旁騖,只專注做好一件東西:陶瓷。東鵬陶瓷也逐漸成長為家喻戶曉的中國馳名商標?!爸攸c關注企業可持續發展,不搞機會主義。”何新明說。
何新明是佛山企業家的代表。在“南國陶都”佛山,一大批企業家面對困境,始終堅守實業,不拋棄不放棄,以不斷創新甚至“自我革命”,在一輪輪危機中覓得生機。
“艱難孕育出強者,越是危險越是機會,產業洗牌、強強聯合、跨界合作、制造業服務化、大國品牌崛起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搶抓的新機遇?!毙旅髦樘沾啥麻L葉德林說,“面對新的危機和機遇,我們只有主動積極參與到競爭中來,創新求變,把握新的機會,找到新的盈利能力,才能夠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的路徑,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p>
葉德林說,對于建陶產業來說,2020年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轉折年。一方面,新冠疫情導致市場下行,建陶產業面臨重新洗牌;另一方面,巖板、石墨烯發熱磚、發泡陶瓷等新風口為企業增長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生態即將建立。
“作為企業應該擺正心態,不能沉浸在恐慌情緒中,要勇于面對現狀,積極擁抱變化,冷靜下來制定系列應對措施和政策?!泵赡塞惿瘓F董事張旗康說,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同時,對于有準備、有基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蘊藏著重塑制造業優勢的機遇,傳統產業完全可以實現高級化,傳統企業可以成長為高科技企業?!狈鹕绞形瘯涺斠阏f,一方面,政府部門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健全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推動佛山由制造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弘揚佛山企業家精神,保持務實有為、開拓進取的實干本色,煥發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的膽識氣魄,化危為機、危中求進。只要傳統制造業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不斷創新,就有望實現逆勢突圍。
請輸入驗證碼